平等与慈悲,佛教的慈悲平等观

金刚经 / 2022-09-19

觉真法师:平等与慈悲,佛教的慈悲平等观

  著名佛教研究家方立天教授在《中国佛教哲学要义》一书中,曾经就佛教的“平等慈悲”精辟地指出:

  这是佛教关于人与人、人与其它生物关系的基本原则,平等是指对他人、对其它生物的尊重,慈悲是对他人、对其它生物的关怀。平等是慈悲的思想基础,慈悲是平等的道德体现。

  这一概括,是十分准确而又真切的。人,立身于世,必须注重个人道德和社会道德。道德的本质,实际上是调节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一切行为规范的总和。道德的整体还可细分为道德观念、道德意志、道德准则、道德规范、道德行为、道德评价等。而佛教伦理中的“慈悲平等”这一原则,差不多足以涵概上述道德整体的方方面面了,可以说这正是佛教不同于其它宗教或其它伦理思想的独特的崇高理念。

  《大智度论》卷二十七中云:

  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大慈以喜乐因缘与众生,大悲以离苦因缘与众生。……四无量心中,慈悲名为小……小慈但心念与众生乐,实无乐事。小悲名观众生种种身苦心苦,怜愍而已,不能令脱。大慈者令众生得乐,亦与乐事。大悲怜愍众生苦,亦能令脱苦。

  慈悲是佛道之根本。所以者何?菩萨见众生老、病、死、苦,身苦、心苦,今世、后世苦,诸苦所恼,生大慈悲,救如是苦,然后发心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以大慈悲力故,于无量阿僧祇世生死中,心不厌没。以大慈悲力故,久应得涅槃而不取证。以是故,一切诸佛法中慈悲为大。若无大慈大悲,便早入涅槃。

  从这一席论述,我们可以证知:

  ①这里把大乘佛教的大慈大悲与小乘佛教的小慈小悲作了明显的区分:小乘佛教在观四无量心中,心念与众生乐,而无乐事的践行;心观众生种种身苦心苦,怜愍同情,却不能帮助他解脱。

  而大乘佛教的大慈大悲与此不同。慈悲是大慈,令众生得乐,有实际的与乐,有给予乐事的践行;悲是大悲,不仅怜愍众生苦,而且令其脱苦。所以简化为“慈为与乐,悲为拔苦”,这是重在实行,重在实际体现,给众生以真实的关怀,真实的利益。观世音菩萨寻声救苦,就是大慈大悲的践行者,力行者,成就者。

  ②慈悲是成佛的根本。菩萨之所以成为菩萨,就是上求无上菩提(即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下化一切众生。因为有慈悲之心,慈悲之愿,才有菩萨行,才行菩萨道。

  ③菩萨不入涅槃不取证,就是以慈悲心、慈悲力,不忍众生苦,为救众生苦,假若不是坚持大慈大悲的根本原则,那就早入涅槃而取证了。所以,菩萨心,菩萨的情怀,正是捨己为人。慈悲的崇高道德原则与规范,正是菩萨道的生动见证。

  杨曾文教授在他的《大乘佛教伦理与现代社会》一文中指出:“用现代的话讲:菩萨道中的「上求菩提」,属认识论的范畴;「下化众生」才可列入伦理学的内容之中。包含利他、度他意义的慈悲,确实是大乘伦理的至高原则。”这一分析,很有见地。

  而龙树菩萨在《大智度论》中的上述阐述,由于慈悲,为了“救如是苦”,然后才有了上求无上菩提的发心;由于慈悲,“以大慈悲力故”,然后才有了无量劫中,心不厌没,“应得涅槃而不取证”的救度精神。恰恰是慈悲,把“上求下化”统一起来,贯通起来,成为一个至高无上的道德整体了。

  释迦世尊当初在菩提树下,夜睹启明星,豁然证悟时,感叹说:“奇哉!奇哉!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著,不能证得”。这是指出了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可成佛。这是佛性平等──一切众生,悉皆平等的思想源头。

  二千六百年前,这对于以四种姓为社会结构的极不平等、极为残酷的印度来说,无疑是平地一声雷。冲破古印度的漫漫长夜,佛陀成为已知的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提出消除社会等级、开创性地建立了一个平等而有崇高伦理道德生活的团体、开启了全人类皆是兄弟的伟大平等思想的人。这既否定了印度根深蒂固的种姓制度,也驳斥了“婆罗门至上”的传统观念。

  根据南传《经集》记载,佛陀曾不止一次地讲到,人在社会上地位的高贵与低贱,决不是像婆罗门所说的那样,由出身决定,而是由个人的行为来决定。这就破除了出身论,而强调了自己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这种平等观念,在当时的确具有划时代的社会意义。后来佛教中“凡圣不二”,华严经中“心佛众生,三无差别”都是这一平等观的必然发展。

  由众生平等,发展到救生(放生)、护生,而佛教基本戒五戒中的第一戒就是不杀生。对一切众生的生命,都要关怀,保护,救助,这不仅是慈悲心的体现,是“同体大悲”的实践奉行,更是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生态伦理的一大主题。众生平等的这一伦理价值,在今天,已为各方有识之士所重视和普遍赞赏了。

  由众生平等,发展到怨(冤)亲平等,这对创造社会和谐,实现世界永久和平,意义就更重大了。慈悲,正是佛教对治瞋恨、烦怨、发洩、报复、仇恨的良药妙方。不学佛、不知佛法的人,既不知贪瞋痴为毒、为害、为祸,而且,把人的七情六欲、喜怒哀乐、爱恨情仇,都看得清晰鲜明,“三个铜钱两边摆──一是一,二是二。”这种计较、执著、“誓不两立”、烦恼无日无已。当然有些人,也知道需要修身养性,需要看破放下,可是这种修养,毕竟与佛教的慈悲平等理念是不同的。

  佛教的平等,是无私的,佛教的慈悲也是无私无染的。这在佛法中,称为“第一义谛”。它没有以自我为中心的出发点,没有功利的自我价值判断,没有世间法(现象界)的二元对立,不受对象的限制,不受环境的摆佈,不受烦恼的作弄,平等视一切众生,当然也包括一切怨(冤)亲、爱恨情仇。众生无差别,怨(冤)亲亦无差别。

  说到底,佛教的慈悲平等,不是出于个人的利益,自身的利益,而是人类整体、众生整体、宇宙整体的共同利益。失去了共同利益,个体的利益也不存在了。所以,慈悲平等,不仅是人间伦理、人生伦理的基本准则,而且也是佛教解脱伦理的基础。

原文标题:慈悲平等

文章转自微信公众号:大觉归真

分享到:
联系微信:qaw5866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