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珠
“念珠”,也称作“佛珠”、“数珠”、“诵珠”、“咒珠”,昌念佛菩萨圣号或持咒时,用以计数和束心的工具。
念珠,梵名叫做“钵塞莫”。根据佛经记载,持有念珠的本尊是毗俱胝菩萨。“毗俱胝”在梵文中,是皱眉头的意思。在佛教中,毗俱胝菩萨代表着大悲者,具有不可抗拒的大威势力。这尊菩萨额上有眼,有四只手臂,左边一手举着莲花,一手拿着净瓶,右边一手结施无畏印,另一手把持的就是念珠。
念珠是怎么流传到僧众当中去的呢?
相传从前有个国王叫毗琉璃,有一次他乞求佛陀,说自己的国家边远弱小,连年来又匪寇瘟疫不断,所以“谷贵民困,我常不安”。佛法这么深蕴广大,可是在他的国家里却不遍行,希望佛陀能“垂示法要”,指出一条光明之路。佛陀于是告诉他如果想要灭除烦恼,富国强民,那就用香木做一百零八个珠子,贯成一串,随身携持,无论行走坐卧,都要在心里默诵“南无佛陀”、“南无达摩”、“南无僧伽”的法号,每诵一遍,就捻过一粒珠子,“若能满一百万遍者,常得断百八结业,而得无上之胜果,始名背生死流,趣向涅盘。”国王就遵照佛陀的指示去做。这样,念珠就在信奉佛教的僧众中流布开来了。
念珠的粒数,按藏经的记载:最上品的念珠是一千零八十粒(这种念珠,因太长,仅及少数曾僧大德或潜修者使用,以及名僧在大法会中作为装饰使用);上品一百零八粒(密宗行者为一百一十粒);中品五十四粒;下品二十七粒。另有四十二粒、二十一粒、十四粒及净土宗的三十六粒、禅宗的十八粒等共九种。它的粒数各有其含义:如一千零八十粒的,是包括了十法界的一百零八个数,而成为一千零八十粒。一百零八粒的,是表示单纯的一百零八种烦恼;或一百零八尊佛的功德;或一百零八种无量三昧,或本有的五十四位与修证(由修行而得者)的五十四位。五十四粒的,是表示修生(既由精修行持而得的一种境界,与修证同)之五十四位。四十二粒的是住、行、向、地等菩萨乘之阶位。二十七粒的是表声闻之二十七贤圣。二十一粒的是代表本有的十地与修生之十地及佛果。十四粒的,是代表《仁王经》所说的十四忍(三贤、十圣加正觉)。其余三十六、十八等粒数的,有的是为携带方便,是一百零八数三分之一或六分之一而已;有的则是外德所表之三十六天罡或十八种神通变化,别无其他深义。
关于念珠的材质,佛教典籍中的说法并不一致,举凡金、银、铜、铁、玉石、珠宝、木材、草籽等等,几乎各种材质都有所罗列。据说,按照佛教中的三部、五部之差别,所用念珠的材质是不一样的。如五部就认为,佛部用菩提子,金刚部用金刚子,宝部用金或各种珠宝,莲花部用莲花子,羯摩部用种种具有和合意味的珠子,等等。其中,以菩提子为最胜。材质的差别表示了念诵功德的差别。《佛说校量数珠功德经》中说,每诵掐一遍,铁珠得福五倍,铜珠得福十倍,珍珠珊瑚等得福百倍,木榀子得福千倍,莲子得福万倍,陀罗法叉得福百万倍,开乌卢拖罗怯叉得福千万倍,水晶得福万万倍,要是用菩提子为念珠,就不用念诵法号了,因为只要持有此珠者,就已经等同于念诵诸佛咒了,当然是得福无量了。
另外,念珠的制造也是有规定的,规范的念珠有着母珠和记子的区别。一般母珠为金珠,记子为银珠,也可根据材质的不同来决定母珠和记子的材质。
特别需要提醒的是,拿念珠的方法是:将念珠展开,右手四指下托,念佛或持咒时,从母珠(最大的那一粒)旁的第一珠起,拇指下掐,一句一珠,或一咒一珠,掐轮到母珠时,即刻由左向内转过头来,再从母珠旁的第一珠掐起,千万不要跨越或直掐而过母珠。经云:“不应越母珠,蓦过越法罪。”因为绳线代表观音,母珠代表弥陀。
蒲团
蒲团是人们最常见到的佛家法器,寺院里的僧人在朝幕课诵或进行各种仪礼时,都是用蒲团席地而坐。在寺院中,还会准备一些蒲团给前来烧香拜佛的人用。应该说,广义上的蒲团并不是佛家的专有用具,但是,佛家使用蒲团却有着自己的缘由。
相传,当年佛祖释迦牟尼就是坐在吉祥草铺成的蒲团上悟道的。佛祖决定舍弃王位,出家修行以普度众生。一天,他来到一棵荜钵罗树下,采集了很多吉祥草铺在地上,盘腿而坐,发誓一定要悟出解脱之道。终于在一天黎明,他战胜了最后的烦恼魔障,彻底觉悟,成了佛家之祖。
据说,佛祖坐用的吉祥草是一种兰花的茎叶,因为这种吉祥草很难寻,所以后来的僧众们就用“蒲”来编织成厚而圆的垫子,当做修行礼拜的坐具。
蒲是一种水草,有一种清香的气味,所以又叫做“香蒲”。蒲草蓬松柔软又透气,用它编织成席、垫来坐卧使用,既舒适爽快,又可以隔除地气。但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蒲团的材质和形状都有了很大的改变。现在的蒲团大多是用布料做外套,填充进棉花、木棉或泡沫塑料等柔软物做成的。它的形状也不再仅限于圆形的,出现了方形或长方形的蒲团。一般来说,蒲团厚约十厘米,大小约七十二厘米,总之以能够全身盘腿稳坐为宜。
佛家使用蒲团主要是用来坐禅和礼拜。佛家使用蒲团进行礼拜的方法也不尽相同,如佛部、莲花部、金刚部等都各有其法。那么普通信众怎样使用蒲团来进行礼拜呢?
普通信众既然步入寺院烧香拜佛,就应该按照佛家的规则来使用蒲团。一般来说,大殿佛像前面总是摆有三个蒲团,正中央的蒲团是给方丈、住持等大法师专用的,切不可随意在上进行礼拜。应该向两旁的蒲团,分男左女右去拜用。
礼拜的方法也与俗制不同。首先要肃立,合掌于胸前,收束杂念,瞑目观想规定经文或所拜事由。然后先伸右掌按于蒲团中央,左掌仍举不动,双膝随之跪于蒲团上,再以左掌按于蒲团的左前方,右掌从中央移向右前方,两掌相距约六寸余,这就是平常所说的“两把半”。然后以头叩于两掌间的蒲团上,手掌随着向外翻转,使手心向上,意思是用两手来承接佛足,以求佛的福慧,这样五体投地的样式,就是头面接足礼。完成以后,两掌要握拳向内翻下,头离蒲团,右掌回于蒲团中央,左掌收回胸前,右掌将身撑起,与左掌重新合于胸前,同时两膝起立,合掌如拜前状态。这样就算完成了一拜。按照佛制,礼佛至少要三拜,根据个人情况不同,也可多拜。不过如果要多拜,就必须以三数迭加,如六拜、九拜、十二拜等等。这还不就算完了,叩拜之后还有一礼,就是要以两手相合竖直,这叫做“定印”,缓慢鞠躬,将双手移至腹部,将右掌置于左掌之内,形成拳式,再从下向上举于眉齐,再徐徐返回胸前合掌,这叫做“问讯”。最后垂首退步,离开蒲团,这样才算完成了礼拜的全部程序。
木鱼
木鱼很早就已传入我国,但见于记载较晚。最初仅在佛教中用于“梵呗”(佛教歌曲)的伴奏,带着浓厚的宗教色彩。木鱼是佛教用来警示僧众勤习佛法,日夜诵经,消释懈惰,以觉悟成道的重要法器。因为佛教认为鱼昼夜不眠,遂取其精神,刻木为鱼,以警戒众僧日夜修行不止。后在佛教的法事中广泛应用,以为可直抵地狱与虚空。
在佛教的典故中,还有一个关于木鱼的传说。
据说,唐代高僧玄奘大师取经归来时,在半路上遇到一位中年男子,男子心地善良,笃信佛教,见到玄奘法师饥渴劳累,就把法师让到家中,供其斋饭。这位男子的前妻早年去世,留下一个儿子。可是后妻进了家门后,背着男子对孩子百般虐待,后来竟把孩子扔进了河里,被一条大鱼吞食。恰好那天男子给玄奘做饭时,为其买了一条大鱼,因为当时僧人可以吃“三净肉”,不是自己杀的、不是为自己杀的、自己没看见宰杀的肉就可以吃。男子将鱼买回来,在剖鱼的时候,从鱼腹中救出了自己的孩儿。玄奘大师说:“这正是此儿夙愿把持佛律中不杀戒的因果报应,所以虽被鱼吞,却得不死。”男子说:“那怎么样才能报答鱼恩呢?”玄奘大师告诉说:“鱼为救孩而牺牲,应该用木雕成鱼形,悬于佛寺之中,每逢斋饭时敲击,以此可报大鱼之德。”据说,这就是中国佛寺中使用木鱼的由来。
木鱼一般多选桑木或椿木制作,把一整块木料雕刻成鱼张巨口状,外形限团鱼形,然后把中间挖空,在头部、尾部、鳞甲等部分漆上黑漆,押上金箔,其余部分漆上红漆,以圆头小木槌击奏发音。大型木鱼一至六尺长,小型木鱼三至五寸长不等。
佛教寺院中使用的木鱼分为两种:
一种是长木鱼,雕刻成鱼形或龙头鱼身形。这种长木鱼往往悬挂于斋堂或库房廊外,作为集合僧众之用。因为它与民间乐器“梆子”的形制、发音都极相似,所以称为“鱼梆”。又因为它常常是在斋饭时敲击,所以也叫做“饭梆”。在佛教寺院中,长木鱼大都是头向山门悬挂的。
另一种是圆木鱼,形状类似于一边塌陷的馒头,高的一端挖空成青蛙嘴,矮的一端浅雕成二鱼或二龙戏珠状,尾部盘绕于木鱼的腰身之上。圆木鱼是在僧众赞咏诵经时,敲击拍节,以调和音调和节奏的,同时也可防止大家昏怠,以时时振奋精神。
寺院中的圆木鱼大小不等,有各种规格。一般大些的圆木鱼都是放在案上或架上敲击的,小些的圆木鱼则是用手执持敲击的。小圆木鱼的敲击手法是:不敲的时候,双手捧持,鱼椎在外用两食指和两拇指夹住,其余六指托住鱼身;敲击的时候,左手拇指、食指、中指执鱼,右手拇指、食指、中指执椎,鱼椎头和鱼身头向上相对,两手如合掌,称为“合掌鱼子”。
佛教中设立木鱼,用途是很多的。
首先,木鱼主要是用来在僧众赞诵时整和声调节奏的,类似于乐队中的指挥。又因为还取鱼类目不阖睛,昼夜精进,以激励僧众不断用功的意义。所以,木鱼在敲击时要轻重缓急平稳恒定,富有节奏感,根据需要,由缓入急,逐渐加速。
其次,木鱼有集合僧众的作用。佛经中说,自有木鱼出现,“其后,天下大小寺院以木鱼鼓集合大众。”现在,木鱼有时也在僧众斋饭时敲击,《百丈清规》中说:“斋粥二时长击二通,普请僧众长击一通,普请行者二通。”
再次,木鱼还用来打更报晓。佛经中记载:“每日交五更,诸寺院行者打铁牌子或木鱼,循行报晓。”
最后,木鱼也是比丘们在出外乞食化缘时,不断敲击,以提醒俗众广发慈悲心的工具。
净瓶
净瓶是佛家僧众生活中的普通法器,是比丘游方随携的生活用具。净瓶在梵语中叫做“军持”,多以瓦瓷或金属制成,形状底高颈长,周身镂刻有精美的花纹图案。净瓶是僧众用来储水的器具,供饮用和洒净之用。
在佛教里,出家后受过具足戒的比丘就应该游历四方,研习佛法,靠乞食为生。比丘在游方乞食的时候,难免会遇到没有水的地方,或者有水却污浊有虫,因此“佛知制戒”,就让他们随身携持净瓶自带用水,以便维持生存,安身立命。
钵
在梵语中,钵是钵多罗的简称,又称为钵盂、应法器、应量器。钵盂是常见的佛家法器,是僧人吃饭的食器。其种类有铁钵、瓦钵之别,持钵行乞为“托钵”。由于比丘钵以应受他人的饮食,故钵又称为“应器”。
按照佛教传说,钵盂是释迦牟尼用神力合成的饮食用具。据佛经记载,佛陀成道七天以后,一直没有吃饭,这时候恰好有提谓、波利的两位商人献上面蜜。佛陀心想,过去的诸佛都是用钵盂来受施的,可是我没有钵盂怎么办呢?四天王体悟到了佛陀的念想,就来到须安山上,分别从石中采集了自然之钵,拿来献给了佛陀。佛陀又想,四个钵盂怎么使用呢?于是他就把四个钵盂迭放在左手之中,右手按于其上,发动神力使其合为一体。据说,佛陀的这个青石之钵,它的大小可容三斗,它的重量是比丘们拿不动的,只有佛陀的侍者如阿难等,因为身力强大又借助于佛陀的威德,才能够执持。所以,在佛教戒律中,石钵就是佛钵,只有佛才能使用,其他人是不能使用石钵的。
由于托钵的本尊是佛陀,因为佛家对于钵盂制作的律制是非常严格的,对钵的体、色、量都有规定。钵只能用铁和泥来制作,铁制的钵称为铁钵,泥制的钵称为泥钵、瓦钵、土钵。律制禁止使用金、银、铜、杂宝、琉璃、木、石等物来制作钵盂。钵的颜色,一般只能是“黑、赤、灰”三色,其中以黑色和赤色为主。铁钵当然多是黑色的了,泥钵则应烧制熏染成红褐色,如果烧成灰色的了,也还是可以使用的。律制规定钵不能熏染成其他杂色。
钵分大、中、小三种,也称为上钵、中钵、下钵。据佛经记载,钵的容量“大者可受三斗,小者可受半斗,中者比量可知。”上钵可盛九十两饭,大约二升;下钵可盛三十两饭,不到一升;中钵介于二者之间。
钵盂的形状呈矮盂形,腰部凸出,钵口钵底中心收缩,直径比腰部短。这种形状可以使盛的饭菜,不易溢出,又能保温。
戒律中规定比丘不得储存多钵,护持钵当如护持自己的眼睛一般,应当常以澡豆洗净除去垢腻。
为了携带和使用方便,钵盂还有一些附属随物。
佛经中记载,有些比丘用钵盛饭,结果放在地上翻倒了,佛陀见了以后说:“你们可以用铜、铁、牙、角、瓦、石、材、木等物,做个支架,也可以用些草垫在下面。”于是钵盂就有了支架,这个支架就叫“钵支”。光有钵支还不行,有些比丘在托钵而行的时候,非常不便,跌倒后常使钵盂坠破。佛陀又说:“在行路时就不要用手托着钵盂了,应该做一个钵袋来盛钵盂。”这样钵盂又有了钵袋,也可以叫“钵囊”。
钵盂、钵支、钵袋形成了钵的全部,是出家人日常生活中的必备之物,不可一日或缺的。
佛钟
钟是寺院为报时、集合大众时而敲击的法器。俗话说的“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就表明了钟和寺院生活的紧密联系。
现在寺院的钟多为青铜或铁制成的。在印度佛教中,钟原是木制的,叫做“犍椎”或“犍稚”。据佛经记载,七月十五,是比丘夏安居圆满而增长戒腊的日子,称为受岁日。于是佛陀就告诉侍者阿难,在露地上速击犍椎,以召集僧众。阿难随即升上讲堂,手持犍椎说:“我今天来击此如来信鼓,凡是如来的弟子们,都应该闻声而普集于此。”从此,钟就成为佛教寺院中具有标志性的重要法器之一了。
金刚杵
梵名叫“伐折罗”,藏语称“多吉”(Dorje),原来是古印度的兵器,后来被密教吸收为法器。印度古代传说,有位钦酪的仙人,他死后骨头变成了金刚骨,帝释天用它制成了金刚杵作为兵器。佛教密教则用它来代表坚固锋利之智,可断除烦恼、除恶魔,因此其代表佛智、空性、真如、智慧等。《大藏密要说》说,金刚材是菩提心义,能“断坏二边契于中道,中有十六大菩萨位,亦表十六空为中道,两边各有五股,五佛五智义,亦表十波罗蜜能摧十种烦恼”。金刚杵有独股的、三股的、五股的、九股的,一般以五股的为多见。
降魔金刚杵:佛教法式法器之一,又称“多吉”,原是诸神使用的降魔法器,也是辟邪七宝之一,现金转变为修法所用的法器。代表降魔驱邪、佑保平安、增福增寿的功德。
金刚橛
“多吉普巴”(Dorje Phurba)即“金刚橛”的藏语音,为藏传佛教密教常见法器之一。金刚橛:原来也是兵器,后来被密教吸收为法器,有铜、银、木、象牙等各种材料制成,外形上大同小异,都是有一尖刃头,但手把上因用途不同而装饰不同。有的手柄是佛头;也有的是观音菩萨像,头戴五骼髅冠,最上端又有马头。它含有忿怒,降伏的意思。金刚橛又叫四方橛或四橛,修法时在坛场的四角树立,意思是使道场范围内坚固如金刚,各种魔障不能来危害。
金刚铃
金刚铃也是修法时用的法器,柄端也有佛头、观音或五股金刚杵形。这五股金刚杵形的称为五生牯铃。铃的意思是惊觉诸尊,警悟有情的意思。在和金刚杵一起使用时,就有阴阳的含义在其内,一般以金刚杵代表阳性,以金刚铃代表阴性,有阴阳和合的意思。
金刚钺刀
金刚钺刀是藏传佛教常见的法器,表神圣佛法不容侵犯,卫护佛法之心,如藏传佛教的虎面空行母、狮面空行母、大威德金刚的造像都有手臂持钺刀。
转经筒
转经筒又称“嘛呢”经筒、转经桶等,与六字真言(六字大明咒)有关,藏传佛教认为,持颂六字真言越多,越表对佛的虔诚,可得脱轮回之苦。因此人们除口诵外,还制作“嘛呢”经筒,把“六字大明咒”经卷装于经筒内,用手摇转,藏族人民把经文放在转经筒里,每转动一次就相当于念颂经文一次,积累一份功德。有的还用水力、灯火热能,制作了水转嘛呢筒、灯转嘛呢筒,代人念诵“六字大明咒”。藏区大大小小的寺庙门前,还有一排排在的转经筒,下端有可用于推送摇动的手柄,人们经常会到寺庙推动经筒旋转,称为转经。